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根据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经学校研究,特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工作作如下安排: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杨杉
副组长:黄体刚
成员: 陈健、郑敏、刘志清、唐绍琼、杨敬、邝文秀、刘嘉礼
二、资助原则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校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确保家境贫困的学生享受国家的关怀和资助。
2、坚持对受资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学校将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数据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
三、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为我校在籍、在校寄宿学生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非寄宿学生中的四类经济贫困学生。
四、资助条件
(一)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品德优良;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二)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优先认定:
1、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 2、低保(城市/农村)户的学生;
3、残疾人家庭/残疾学生户的学生; 4、特困救助供养家庭的学生;
(三)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适当认定:
1、本人或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或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因遭遇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造成家庭财产损失严重的家庭学生;
3、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等而劳动能力弱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其它无经济来源支持正常学习的学生。
五、资助名额设置
1、本次落实2024-2025学年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学生自愿申请原则,不困难的学生不受理。
2、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申请评审一次,资助金分两次发放到学生社会保障卡上;
3、资助标准,本期我校资助人数为74人,寄宿生人均每期资助750元;非寄宿生人均每期375元。
六、资助申报程序
1、提出申请
9月17日以前,符合申请条件自愿申请的学生填写《涪城区 202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资助申请表》,并向班级提交身份证或者户口薄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和相关困难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如:①优先认定的那四种家庭,提供相应的证件复印件;②适当认定的那几种家庭,应提供相关佐证材料或政府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相关证明)。
一份完整的申请资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或者户口薄复印件、社保卡复印件和相关困难佐证材料,四个内容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装订成册。
2、资格评审
整个评审过程分为三级评审,各评审小组按要求对受助学生资格进行评议,认真填写评审过程记录表,并拍摄2或3张评审过程中的相关照片。
(1)根据上级下达的指标,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代表为班级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不少于5人的单数),受理学生申请,班级评审小组公开、公平、公证的对学生资助申请与相关证件证明进行初审,按下达比例评选出确实需要资助的学生,研究提出资助学生名单,再报年级组评审。
(2)、年级评审小组,由年级组长、德育组长、各班班主任、学生代表参与,(人数为不少于7人的单数)根据各班所报名单和材料评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等级,研究提出拟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标准,填写年级评审表,将评审结果报学校评审小组评审。
(3)、学校评审工作小组(人数为不少于7人的单数)根据各年级所报名单和材料评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等级,研究提出拟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标准,再由学校领导小组复审后,在学校内公示后报涪城区贫困学生资助中心复核确定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标准。
(4)四类家庭的住宿学生或者非住宿生(建档立卡户、特困助养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残疾学生或者残废人家庭的子女)须享受相关资助。
3、公开公示
学校将评审结果(拟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标准),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的,学校评审小组应进行重新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不得纳入资助范围。
4、填表上报
学校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最终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按照班级顺序填写受助学生基本信息表和相应的表册,上报涪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5、规范发放
资金将统一发放到学生的社会保障卡了
七、工作要求
1、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学校相关部门要通过公示栏、宣传栏、座谈会、班会、家长会、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把对贫困学生的关心送到千家万户,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教育、重视教育的氛围。
2、学校要求各班级把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个学生,要认真调查摸底掌握贫困学生情况,特别是特困学生的情况,从严掌握标准和条件,切实把资助资金落实到要资助的学生身上。
3、资助工作以年级为单位向学校进行申报,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或学生家长提供的证件或证明材料要进行深入调查,严格把关,确保其真实性。
4、资金须专款专用,必须按标准将资金分学期准时打到学生社会保障卡上上,相关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截流挪用;
5、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档案建设。评审工作小组要对受助学生的申报材料,数据表册,资金使用情况等各类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年底分类存档。做到分类科学,材料真实,数据准确,查阅方便。
6、班主任利用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并且让学生与家长关注绵阳市资助的宣传,并且让学生与家长关注资助中心的二维码,实时了解资助动态与相关政策。
绵阳市第三中学
2022年9月
附件1 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 |||||||||
学校名称: |
|
|
|
|
|
| |||
学生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民族 |
| ||
身份证号 |
| 年级班级 |
| 入学时间 |
| ||||
家庭成员 | 姓名 | 年龄 | 与本人关系 | 工作或学习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庭经济 | 户籍性质 | □农村 □城市 □县镇非农 | 主要 |
| |||||
家庭地址 |
| 邮编和家长 |
| ||||||
家庭人口总数 |
| 家庭年收入 |
| 人均年收入 |
| ||||
申请助学 | 申请人签名和联系电话: | ||||||||
村委会(居 | 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 ||||||||
年级评议 | 小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学校评审 | 校领导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 ||||||||
注:后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 |
|
|
|
|
| ||||
附件2
涪城区学生资助工作评审会议记录表 | |
班(年)级: | |
资助项目: | |
时 间: | |
地 点: | |
参评人员 |
|
评审内容 |
|
评审结果 | 经过全体评审成员认真细致审核评议,本次评审讨论申请( )份,通过审查符合家庭经济困难条件( )名,初审为本期享受( )资助项目。其中反对()票,分别为( 评审人员名字 ) |
评审小组成员签字 |
|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基本情况表 | |||||||||||
学校名称(盖章):绵阳市第三中学 学年:2016-2017学年 报表日期: | |||||||||||
编号 | 学生姓名 | 性别 | 班级 | 家长姓名 | 家庭住址 | 民族 | 户籍性质 | 身份证号码 | 家长电话 | 受助金额 | 备注 |
1 |
|
| 高一1班 |
|
| 汉族 | 农村 |
|
| 1250 |
|
2 |
|
| 高二2班 |
|
| 苗族 | 城市 |
|
| 1000 |
|
3 |
|
| 高三3班 |
|
| 满族 | 县镇非农 |
|
| 750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注:需填写电子文档(请于班主任群下载) |
|
|
|
|
|
| |||||
|
| ||||||||||
单位名称:绵阳市第三中学 办卡数量: 办卡种类: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卡 办卡批次: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证件类型 | 证件号码 | 证件有效期限 | 国籍 | 职业 | 地址 | 联系电话 | 备注 | |
1 |
|
| 身份证 | 身份证号码 | 2012.01.30-2022.01.30 | 中国 | 学生 |
|
|
| |
2 |
|
| 户口薄 | 身份证号码 | 长期 | 中国 | 学生 |
|
|
| |
3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注:需填写电子文档(请于班主任群下载)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