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是学生学位获取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往往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命运的关键因素。从近些年的相关新闻报道来看,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师生间产生的不规范行为,有的引发了学生抑郁,有的导致了抄袭丑闻。笔者以为,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建立正确的关系式。
导师对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指导不足。学生由于学识有限、学术经历限制以及对学术规范的陌生,需要作为“过来人”的导师予以指导。学位论文的选题价值不高、规范性欠缺、文献综述质量较低、同题现象甚至抄袭,往往源于导师指导和把关缺乏。二是指导过度。为了论文指导的优秀率和通过率,对缺乏学术能力或为考研而没有时间写作的学生,老师往往从选题、框架、观点、词句、格式等,全程修改完善甚至亲自查找资料、直接撰写,越俎代庖,甚至传授技巧和经验——如何规避学术“查重”、如何博取同情得以通过等。
导致指导失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学生而言,高校就业、推优、保研往往以学业成绩为主,与学位论文关系不大。在学位论文整体不受重视、就业和考研等重要性远超学位论文的格局下,花费大量时间去完成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而错失其他机遇,容易得不偿失。“不求优秀、只求通过”的心理暗示,导致学生普遍对研究对象浅尝辄止,草率对待论文。就导师而言,除博士论文外,硕士和本科论文的指导主体是副教授和毕业不久的博士。出于种种原因,一些老师在论文指导上难以做到心到力到。面对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在指导精力和时间上难以一视同仁,容易出现指导失度。
论文指导必须有一个限度的考量。论文指导应该来源于师生对学术的共同尊崇和敬畏,自觉达到对学术及其能力的传承和接续。论文指导不必成为师生之间情如父子(母女)的亲密关系,更不能成为道德沦丧的不正常两性关系。不能让学生沦为导师的学术“打工仔”,更不能成为导师随意差遣的生活“奴仆”。
学位论文如何“适度”指导,关键在于把握好两个方面。从学位论文的设置目标来看,需要利用好学位论文的撰写,强化多种价值的实现。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是论文本身所决定的;学位论文的训练价值、选拔价值和激励价值是通过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所体现的。前者一般强调较多,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后者往往被忽视,需要加强。
从学位论文的指导结果来讲,需要确保导师指导的度与学生学位论文完成的独立性。学位论文从其提纲、思路、观点到最后定稿以及答辩等环节,肯定凝聚了导师大量的心血。但是,不管导师付出多少劳动,他在整个学位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
另外,加强第三方对指导行为和指导关系的监督管理,通过制度建设予以约束,是非常必要的。如遴选的指导老师必须常年坚持科研和熟悉学术前沿;合理安排导师的论文指导数量;强化痕迹管理,对指导进程可以核查;参照学生原创承诺书形式,增加指导老师承诺书;在计取指导报酬时参照指导质量打破平均化等。总之,只要指导思想是端正的,指导方法是科学的,指导行为是有效的,指导过程是融洽的,指导风气是清廉的,这种论文指导关系就是成功的指导关系。
(作者系长沙学院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