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志远 德厚 思敏 学搏"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影响学校和师生发展的关键。它既是学校品格和美质的象征,也是全体师生的行动指针。校训的确立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特色,也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校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对全体师生员工时时起到巨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作用。它体现了学校办学的思想,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行动指南。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能够帮助广大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形成科学的态度、开拓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能够确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志远:【《说文》:“志,意也。”《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志:志向、志气、意志。远:远景、远见、远大、高远。树大志,方能学有成;意志坚,则无难不摧。学校要树大志,做名校;教师要树大志,做名师;学生要树大志,成栋梁。学校要意志坚定,不折不扣地坚持科学发展;教师要意志坚定,尽职尽责站好三尺讲台;学生要意志坚定,攻坚克难完成学业。取义,全校师生要胸怀远大志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
德厚: 德:道德、品行,厚:宽厚、忠厚之意。“厚”对师生提出了道德和品行要求。【汉代贾谊《过秦论》:“宽厚而爱人。”唐代柳宗元《柳河东集》:“行厚而辞深。”《管子·形势解》:“无德厚以安之,无度数以治之,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礼记·乐记》:“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德厚,犹言仁厚。德厚二字平列。”】为师者应做德厚之人,爱岗敬业,宽厚待生,争做德高望重的良师。学生应忠厚待人,厚积知识,苦学技能。
思敏;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能够思维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敏捷的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作为教师,只有善思才能教出出色的学生;作为学生,只有善于思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学博:是对教师、学生的学品、学问、学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以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的态度,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本校训体现了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和追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型的潜在课程,发挥着塑造师生人格、夯实精神底蕴、导引师生做人做事的功效。校训需要我们深入灵魂去感悟、去深思,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